拿到“体坛追梦人”这个选题时,笔者下意识的反应是,“追梦”二字太适合刘国梁了。记者在第一时间拨通刘国梁的手机。“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去往上海虹桥”,挂断电话前,刘国梁说,他此次的主要目的,是去参加即将在苏州举行的中国乒乓球公开赛。 一个有梦的人,一直在路上,从不停歇。这一次记者的追赶,又慢了半拍。两天后在苏州接到刘国梁的电话,已是夜里十点钟,彼时刘国梁刚下高速抵达苏州。因为有几支地方队正在上海备战今年的全运会,刘国梁为了考查队员,又在那里耽搁了不少时间。 “其实现在并不算忙,真正忙的时候会很长很长时间不着家。”刘国梁说,他甚至还没来得及仔细计算过,一年中究竟有多少时间可以跟家人在一起。可实际上,刘国梁是一个极富感性的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乒夺冠时刻,他亲吻特意挂在颈间的结婚戒指,让场外的妻子喜极而泣。四年后在伦敦奥运会上,刘国梁亲吻的对象,换成了印在水杯上的双胞胎女儿的照片。 往昔的辉煌,只可复制,不可超越。毕竟在北京和伦敦,中国乒乓球队已连续两次包揽奥运会金牌,这样的竞技成绩是无从超越的。作为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又有何梦可做呢? 虽说时光不可倒流,但刘国梁说,他非常希望世界乒坛可以重现上世纪90年代诸强激烈竞争的格局,“当时蔡局(蔡振华)带领我和孔令辉,与瑞典的老瓦(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以及韩国的金泽洙和刘南奎这样的选手,强强对抗。每逢大赛总会悬念迭起,场上打得过瘾,场外群情激昂,如果以后还能重现这种局面,就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乒乓球运动中来”。 曾几何时,以刘国梁和孔令辉为代表的乒坛双子星,点燃了许多70后和80后年轻人的体育梦想。时至今日,记者的脑海中,甚至可以清晰地浮现当年刘国梁在球台前激情跳动的身影。在运动生涯巅峰期,刘国梁所面临的竞争形势远比现在这代人激烈得多,可他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奥运会、世界杯和世锦赛的大满贯,成为我国第一位乒乓球大满贯得主。“我想我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任何一个运动员的成功都需要机会。当机会摆在你面前时,要能够很好地把握”。 在那个年代,不仅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在乒坛双子星之间也存在着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1995年天津世乒赛,只有19岁的刘国梁在男单比赛中完胜瓦尔德内尔,却在决赛中惜败好友孔令辉,后者直接以世锦赛冠军身份拿到亚特兰大奥运会参赛资格,这让刘国梁切身体会到了冠亚军之间的天壤之别。“我觉得以后至少也要拿到世界冠军才能再度追平孔令辉,除非拿到奥运冠军才能再次超越他。”一时的落后愈加激发了刘国梁奋发向上的劲头,“1996年我获得了奥运冠军,1999年完成了大满贯,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难度不是拿了几个冠军,而是要指哪个打哪个,在某个时点上需要这个冠军,就得能拿下这个冠军。” 梦想是会传染的,而且往往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十几年后,刘国梁的得意弟子张继科,以更快的速度完成了他个人职业生涯的首个大满贯,从鹿特丹世乒赛男单夺冠,到巴黎世界杯问鼎,再到伦敦奥运会男单称霸,张继科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如今张继科已成为中国乒乓球队人气最高的球星,不过当初刘国梁对他的培养,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2004年底,张继科因为违反队规被退回省队,当时刘国梁也曾担心过,年纪轻轻的张继科是否会就此一蹶不振。“像他这样的运动员,心理素质比较好,爆发力强,可是有些东西也是致命的,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触动到他内心的底线,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尽快成熟。”结果张继科没有辜负教练的期望,两年后重新杀回国家队。 可以说在张继科很小的时候,刘国梁就对他寄予了厚望。甚至在张继科成为响当当的世界冠军之后,仍然会经常当众毫不留情地狠批张继科。“因为他肩负的责任,他需要承担的压力,不是普通人通过努力就能做到,要成才就必须经过特殊的锤炼”。 作为一支长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队伍,中国乒乓球队不缺技术过硬战绩突出的队员。先进的经验固然可以代代传承,但刘国梁并不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弟子,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技术上高精尖,却长着相似的面孔。刘国梁如此厚爱绰号“藏獒”的张继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往昔乒坛双子星的影子,不仅技术出众,而且极富个性与激情,在普通青少年当中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在里约奥运周期,我们在选材时就不仅注重运动成绩,还要关注其综合素质。”如今中国乒乓球队在对运动员选拔和继续培养的过程中,对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看重,已不仅仅是为了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提早着想,而是已内化为项目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 “运动成绩是竞技体育非常核心的一部分,却不是全部。除了核心部分具有竞争力之外,我们对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人品的培养,及其世界观和社会价值观的塑造,与他们最终社会贡献的大小,都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刘国梁说:“因为他们是体育明星,是奥运冠军。他们身上肩负的并不是简简单单一个运动员的责任,在赛场之外作为公众人物,还需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多年来为了遏制中国乒乓球队的一家独大,国际乒联变着花样推出一项又一项改革,这在世界各地的球迷中早已引发非议无数。刘国梁当初在运动生涯的黄金期早早退役,就与国际乒联小球变大球的改革有着直接关系。然而在过去十年的执教生涯中,刘国梁不仅在国际乒联一浪接一浪的改革大潮中如鱼得水,而且还意犹未尽,变被动为主动,反过来推动国际乒联去做出新尝试。 作为一支透明度非常高的队伍,每逢世锦赛前夕中国乒乓队都会以多轮直通选拔赛的方式,公开透明地选拔队员,同时在这个比赛平台上刘国梁经常会尝试一些新赛制新做法,比如今年巴黎世乒赛选拔赛期间的球迷网上票选活动,就在爱好者中反响热烈,而被选上的队员也切实体会到了为支持者打球的使命感。 为提高乒乓球赛事的吸引力、趣味性和互动性,刘国梁已经连续三年亲自策划实施了由中外选手共同参与的乒乓球直横大战。而且经过与亚欧诸强的国家队教练员以及国际乒联的积极沟通,在刘国梁的倡议下,本赛季在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中,中国队员与国外球员在双打时跨国配对,可以手把手地带动海外选手提升竞技水平。 “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一定的胆量,只要大方向没错,原则上没问题,就要勇于尝试。因为时代不同了,发展水平不一样了,竞技体育在国人心中的位置和作用也不一样了。我们当然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一些调整和改进。”刘国梁说,他在当运动员的时候,就以应变和创新为特点,喜欢挑战,这已成为骨子里的东西,如果不主动做出新的尝试,而是天天重复一样的东西,也就很难在事业上取得突破。 “今年9月我们还会组织一个国际训练营,邀请海外选手参与,帮助他们提高整体水平,才会更好地推动乒乓球项目的发展,让竞技体育的偶然性,回归到乒乓球。现在我们达到这种水平,成绩已不是问题,最主要的是让大家更关注这个项目,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平常人能感受到乒乓文化的魅力。”刘国梁说,在三次创业的过程中,需要两手都要抓,赛场内还是要严格,将先进经验传承下去,赛场外全面与社会接轨,与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接轨,要能够感染、打动年轻人,并带动他们一起成长。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