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县域百强榜单出炉。 近日,2024赛迪百强县榜单发布,榜单从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发展质效四个维度设置评价体系,江苏、浙江、山东是中国县域经济的最大聚集区,分别占据25、15、12席,长三角三省(江苏、浙江、安徽)合计43个县(市)入围,占比超四成。 县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本盘,一直以来颇受关注,尤其是百强县和千亿县,作为观察全国头部县域的切口,为各地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赛迪方略资深分析师杨文学接受风口财经采访时指出,“随着县域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全国县域中涌现出一批‘超强县’,它们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成为了名副其实‘大城市’。” 2024赛迪百强县 强县亦民富 百强县挑起县域发展“大梁” 先来看百强县中的“头部”选手。 排名前十依次是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晋江市、太仓市、慈溪市、龙口市、宜兴市、长沙县。其中,江苏独占六席,包揽前四,浙江、福建、山东、长沙各占据一席,相比前一年,前十名位次没有变化。 其中,“最强县级市”昆山已连续19年位居百强县榜首。2023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40.6亿元,在所有县级市中,这一规模已超过了7个省会城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更是连续三年破万亿元,达1143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3%,首次突破7000亿元大关,在江苏全省占比达1/7。 此外,GDP超过2000亿元、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江阴、张家港等的“超强县”的发展形态,也已具备地级市乃至城市的特征。对此,杨文学表示,“截至2023年,全国产生了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晋江市、慈溪市、长沙县、义乌市等7个‘超强县’,这些县域发展基础好、潜力巨大,其发展形态与大城市接近,是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典型代表。” 以浙江县城“一哥”慈溪市为例,今年上半年,慈溪市实现GDP1346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居宁波市区(县、市)榜首。从增长亮点看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数字经济、汽车制造业、外贸经济成为三大亮点,分别同比增长9.4%、12.98%、11.6%。 在慈溪市观海卫镇一家取暖设备生产企业车间,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装配取暖设备。图片来源:新华社 赛迪顾问还指出,百强县与“粤苏浙鲁”等经济强省在总体规模、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比肩,二产增加值超过“粤苏浙鲁”等经济强省,“富民”与“强县”并重。百强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此前指出,“我国城镇化的上半场主要靠大城市推动,现在这些‘发动机’动力减弱了,需要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来接续。”从这一层面看,经济大省“挑大梁”,百强县同样挑起了我国县域发展的“大梁”。 工业大县 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载体 在我国工业的崛起历程中,县域工业的助力是不容忽视的,如今,工业大县成为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载体。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1865个县、市、旗,贡献了全国37%以上的GDP,39%以上的第二产业增加值,46%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带动和保障作用。赛迪顾问指出,部分县域抢抓国际国内发展机遇,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不断推动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工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工业量级持续壮大。 如早期涌现的苏南四小龙,作为江苏省内工业实力较强的县级市,凭借其地理位置优势和政策支持,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优势。“笔记本电脑之城”昆山是台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江阴经济实力主要依托于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的强大基础,张家港是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常熟以其发达的服装纺织业闻名遐迩。 2024年6月1日,昆山元宇宙产业园的元宇宙展示厅里,一名参观者在体验VR游戏。 图片来源:新华社 “工业大县不仅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还形成了开放带动型、产业承接型、品牌引领型、创新驱动型、产业链延伸型、绿色转型型、数字赋能型等七大发展类型。”杨文学表示。 工业经济是山东的“头号工程”,龙口市是全国百强县山东第一名、长江以北“A股第一县”,从龙口的发展路径中,能看到持续打造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本。 龙口市工业体系涵盖29个大类,雄厚的工业实力和完备的产业体系是龙口经济发展最大的底气。“龙口市工业体系门类齐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成效显著,以高端化工产业集群为基础,推动产业向下游的化学制药、新材料等科技型产业升级,尤其是高端铝材料产业汇聚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产业已突破‘千亿级’规模。”杨文学说。 千亿县再扩容 县域经济总量超地市趋向常态 随着县域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县域经济总量将超过千亿元,县域经济总量超过地市将趋向常态化。 2023年,我国千亿县总数达到59个,比上一年增加了5个,其中有10个县(市)GDP超2000亿元。千亿县以全国1.2%的陆地总面积、4.5%的常驻人口,贡献了全国7.6%的GDP、1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产值、10%左右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赛迪顾问指出,千亿县形成了六大发展模式,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新驱动主导模式,闽浙沿海城市群产业集群驱动主导模式,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融合驱动主导模式,山东半岛城市群传统产业升级驱动主导模式,呼包鄂榆城市群资源驱动主导模式,以及核心企业驱动主导模式。 人随产业走,千亿县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同样显著。“从部分千亿县2020年—2023年常住人口增量看,长沙县增加6.1万人,昆山市、胶州市分别增加5.7万人、5.3万人,义乌市、慈溪市分别增加4.4万人、4.3万人,闽侯县、肥西县、海宁市均增长超过3万人。”杨文学说。 不过,杨文学也指出,我县域人口流动呈现出显著的城乡分化趋势。一方面,县域人口流出量庞大,总体来看县域人口减少趋势明显,近三分之二的县域为人口流出县(市、旗)。另一方面,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了县域就地城镇化,县域城镇人口持续快速增加,涌现出一批人口增长县(市、旗),部分县域达到“大城市”人口规模。 “总结这些超强县、千亿县的经验,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决于几个方面,包括区位优势的利用、产业集聚的推动、政策支持的强化、人才回流激励机制的建立、城市品质的提升、规划引领的实施,以及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底线的坚守。”杨文学说。 (风口财经客户端记者 石冰冰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