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体育总局射运中心组织开展“讲述历史宣讲荣誉”主题活动。通过组织青年干部参与宣讲中心荣誉,让中心干部职工和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更好地了解一代代射击射箭人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勇创佳绩的光荣历史,不断增强为国争光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更好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的。从射击射箭奥运冠军成长之路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在奥运赛场上为祖国赢得更大荣誉,用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本期播出:《张娟娟——一箭封韩》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射箭女子个人冠军 小车爬坡 只能进不能退 胶东半岛中部有个莱西市,市区往北十多公里有个小村庄,村子不大,却有着上千年历史。相传,明朝时张姓由掖县迁此建村,因此地有“点将台”,故命名“台头”,后取强盛之意,改为抬头村。 1981 年 1 月,张娟娟就出生在这里。这姑娘自小壮实,手劲儿也大,小学四年级参加乡镇运动会,掷铁饼得过第二名。五年级时,个子窜到了 1 米 64,被选到莱西市体校练铁饼,之后又练了一段时间射击。 有天早上,张娟娟刚出完早操,教练把她叫到一边,问:“射箭那边选上你了,练射箭,你去不去?”她觉得新鲜,想去试试,便毫不犹豫地说 :去! 就这么干脆,1995 年 7 月,14 岁的张娟娟走上了射箭之路。 第一天,只是练站姿、徒手比划动作,几个小时下来,腿僵了,连弓的影子都没看到。 第二天,一人一根皮条,练上肢力量。后来一根皮条变两根,再过些天又变成了三根。每天就是那么分腿一站,不时“啪” 的一声,是教练帮他们打腿上的蚊子。 一两个月后,张娟娟终于可以用弓训练了,可每天拉弓 300 多次也真是要命。一张弓,前面弓把差不多重五六斤, 后面需要的拉力,女生是 40 磅,将近37 斤,拉开还不算,关键还要停住,胳膊累得直抖,稍一回缩,教练就会喊“拉回去”。 张娟娟觉得太苦了,流着眼泪打电话回家,妈妈鼓励她 :“咱农家娃吃这点儿苦算啥”“就好像推小车爬坡,只能进不能退”…… 5 个月后,张娟娟第一次接触到箭了,一撒手,“嗖”的一声飞出去,吓她一跳。 一年后,她参加了1996 年山东省“希望杯”射箭比赛,比赛一共设 10 项冠军,她一人拿了 8 个。这让看台上的青岛体育训练基地射箭队教练王国章如获至宝。 他发现,这孩子胳膊直、协调性好、肌肉稳定,心理素质也过硬,是个有潜力的射箭苗子。这年 9 月,张娟娟被选拔到青岛体育训练基地射箭队,即后来的山东省射箭队。 克服“黄心病” 就在张娟娟满怀信心,准备打拼一个金色的前程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到省队没多久,她突然像变了个人一样,只要一瞄准黄心,就浑身发紧, 就算明明已经定在里面,撒放的一瞬间也会偏离。整个人越着急越失控,越失控越着急。 射箭运动员出身,又有多年执教经验的王国章意识到不好,怕是“黄心病”。黄心病,对于射箭运动员来说,是一种凶险的顽疾。从科学的层面讲,这是一种“超限抑制”,由于常年瞄准箭靶中央的黄心,致使运动员对此产生视觉疲劳,在潜意识里拒绝它,不少有前途或是正在巅峰的“神箭手”就栽在它上面。 苦恼又不知所措的张娟娟常常哭醒。 王国章为她制订了一套特别的训练方案。治疗要先从“脱敏”开始,简单说就是加强动作,咬紧牙关练瞄准。 这个过程是孤独和艰苦的,她反复告诉自己:“ 往死里盯住它!”晚上 7点,别人训练结束了,她还没结束 ;中午,别人休息了,她也不休息。整整两年, 她没有参加比赛,每天就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训练场上重复着瞄准动作,搭箭、拉弓、瞄准、发射,这一系列连贯的机械动作。 几经反复,终于张娟娟又可以瞄准黄心,自信地撒放了! 2000 年,张娟娟成为山东队的绝对主力,2001 年入选国家队。在 2001 年9 月举行的第 41 届世界射箭锦标赛上, 她与队友合作获得团体金牌,这是中国射箭队首次在世界大赛上拿到团体金牌。同年 12 月举行的亚洲射箭锦标赛上,张娟娟又获得了女子反曲弓个人冠军,一举打破中国女子射箭“逢韩不胜”的历史。 面临三道封锁线 在韩国,射箭被称为“国技”,女子射箭队更是“梦之队”。自从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射箭被定为正式比赛项目以后,连续 6 届奥运会女子团体和个人金牌全部被韩国运动员包揽,射箭世界纪录也在韩国运动员名下。 实力同样不俗的中国队,则被死死压制了 20 年。中国队在奥运射箭项目上有 4 次无限接近冠军,4 枚银牌同样宝贵,却也饱含遗憾。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家门口的奥运会,大家铆足了劲儿,寻求突破的机会。 8 月 10 日,中国队与韩国队再一次在女子射箭团体赛决赛中狭路相逢,令人扼腕的是,中国队未能弥补 4 年前在雅典一环惜败的遗憾,最终还是以 9 环的劣势再次获得银牌。团体失利,突破的希望只能放在个人项目上。在稍早进行的女子个人赛淘汰赛中,中国队的郭丹、陈玲相继被淘汰出局,只有张娟娟一人进入了八强。和事先预料的一样,三名韩国选手也分别战胜了各自的对手。 这意味着,张娟娟想夺冠必须突破这三道封锁线。 朴成贤、尹玉姬和朱贤贞,这三名运动员是此次奥运排名的前三名,也是世界排名的前三名。她们就像三员大将把守三个险要隘口,力保韩国女子射箭城门不失。 表象“雨中预案” 2008 年 8 月 14 日,女子射箭个人项目决赛日,炎热的北京突然下起了雨。奥运会的射箭比赛都是在户外进行,箭射出时是一条抛物线,风雨会对它的飞行方向和力度产生影响。不过,经验丰富的选手会凭借经验及时调节,这时对选手力量的要求也就更为苛刻。中午休息时,张娟娟为下午的比赛认真做着准备——再一次分析对手的情况,然后平静地躺在床上做“表象训练”。 表象训练是指在脑中运用动作技术练习时形成的准确动作表象,选用简单而明确的术语进行暗示,在想象中完成动作。简单地说,就像在脑子里面过电影。她预想着下午比赛的场景、比赛的技术动作,甚至比赛成功的画面。 下午,雨越下越大。平时,张娟娟经常在雨中训练和比赛,所以并不担心。相反,雨水和灰暗的天空竟让她有了一种莫名的亲切和兴奋,好像这滂沱大雨就是来庆祝她成功似的。1/4 决赛是在下午 4 点开始。赛场上呼喊声、呐喊声不时传进房间,韩国助威团在这样的大雨中仍然穿着赛场发的塑料雨衣,举着他们从韩国带来的标语布条、充气的塑料棒,有节奏地为韩国射箭队加油助威。中国啦啦队也不示弱,在指挥者的引领下,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地呼喊着加油来助威打气。 此时此刻,远在 600 多公里之外的抬头村也下起了雨。这座有 700 来口人的村庄,在雨中也迎来了比过年过节更热闹更激动人心的景象。张娟娟家的屋子里、院子里都挤满了人,就连房顶上, 全都站满了人。老人、小伙子、妇女、孩子全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张家的闺女张娟娟在奥运会跟韩国人比射箭, 这也是全村人的骄傲。 挑落韩国两员大将 第一场比赛要开始了。 张娟娟和韩国选手朱贤贞一起在观众的呼喊声中冒雨走进了赛场。 射箭比赛中,淘汰赛制是非常残酷的,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巨大的考验。比赛规定,每人只射 12 支箭,两人轮流发射,射一支箭的时间为 30 秒,只要输一场就被淘汰出局。这意味着每一箭都决定命运。 朱贤贞先射,第一箭只射出 7 环,出师不利。张娟娟后发制人,回敬 10 环。你来我往,12 支箭比下来,106 环比 101 环,张娟娟以 5 环的优势拿下了第一场。 接下来的半决赛,张娟娟将要面对一个更强大的对手 :世界纪录保持者尹玉姬。张娟娟非常重视和她的较量,因为自己曾在法国世界杯比赛中领先的大好形势下被对方翻盘,当时比赛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两个神箭手冷静地站在赛场上。 开局,张娟娟以 30 环的成绩压住对手,6 支箭过后打出了 58 环的好成绩, 领先尹玉姬 5 环。前 6 支箭和上次在法国比赛时竟然惊人地相似,但这次张娟娟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在动作上做任何改变,坚持既定打法,心要稳,手不软, 开弓、靠位、瞄准、撒放,一气呵成。 在雨中,张娟娟感觉自己的身体与弓、与箭、与靶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是那样的随心所欲,得心应手。她越打越有信心,越打动作越稳,箭箭黄心。 比赛结束时,屏幕上显示出 115 环比 109 环。115 环,新的奥运会纪录!张娟娟在如此大的压力下,以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挺进了决赛。接下来的对手是国际射坛一姐朴成贤。 最后的生死对决 张娟娟正在状态,连续的胜利让她的信心更加充足,敢想敢打,谁都不怕,十几年的磨炼都化作这一刻的爆发。 然而,朴成贤毕竟是一名伟大的选手,身经百战、不露声色,第一组 3 支箭比下来,以 3 环领先。 第二组,张娟娟追回了 1 环,此时比赛已经过半,还落后 2 环。她定了定神, 很快地将状态调整了一下,她暗示自己, 要相信自己的动作,相信自己的能力。 第三组,张娟娟连续打了两个 10 环,一个 9 环,对方却只打了 26 环。还有最后 3 支箭时,张娟娟已经领先了 1 环——这宝贵的 1 环,使她的信心前所未有地增强了。 依照规则,第四组改为朴成贤先发射,这意味着胜利之神已经在向张娟娟招手。朴成贤第一支箭射 10 环,接着张娟娟射中 9 环,场上的比分打平了!当朴成贤射第二箭 8 环的时候,张娟娟命中 10 环,领先 2 环,朴成贤的最后一支箭命中 10 环,这时总比分变成 109 比101。 此时,张娟娟还有一支箭,这支箭必须打在 9 环以上才能胜出。 她站在那里,在灰色的天空下,像一尊雕塑。十几年的训练,千万次的发射,就是为了这一刻,可那短短的几秒钟, 她又无暇多想。她稳稳地将弓拉开、靠位、瞄准、撒放……飞驰的银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牵着无数观众的心,最终牢牢地定在 9 环上! 赛场沸腾了,抬头村沸腾了,电视机前的中国观众沸腾了,张娟娟高高举起双手,她的奥运梦实现了!她代表中国女子射箭队终于在奥运会上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终结了韩国女子射箭队24 年来垄断奥运金牌的神话 ;她背负着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将中国女子射箭带到了一个更高的起点。 比赛结束,北京的雨停了,抬头村的雨也停了。大家激动地说,这一回, 正是由于张娟娟,抬头村真的“抬头”了。 青年宣讲人 | 王云龙(国家射箭队) 指导老师 | 郑珊珊 音频剪辑 | 王展奇 彭丽霖 段怡君(实习生)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