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历史新方位 102岁的焦若愚已经9次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在他任职北京市市长的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月18日,大会开始后,焦若愚在主席台上只坐了35分钟就被搀扶着离场。即使只是象征性的,他也不愿缺席这个注定写入历史的时刻。 台下,22岁的乒乓球运动员朱雨玲第一次以全国党代表的身份走进人民大会堂,她桌上摆放的大会报告封面上,依然印刷着那个熟悉的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不过这一次,多了个定语——“新时代”。 历史是流动的,老树催新枝,根深才叶茂。身处历史中的人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发展中诸多变与不变,接续着追寻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不懈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变与不变 红豆集团党委书记周海江有个爱在文件上划杠杠的习惯,这个连续三届当选的“老代表”,拿到十九大报告时,在大标题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面重重地划了道红杠。“又是这个关键词”,民营企业家周海江对这个词有种本能的敏感。 相对周海江的朴素认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的观察更加理性专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很快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梳理文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连续七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上了报告大标题。”李忠杰说,十三大报告的标题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十四大报告的标题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五大报告的标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此后,十六大报告的标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七大报告的标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八大报告不仅在标题中采用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表述,而且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些都清楚地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都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是引导中国前进的一条红线。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因此,这次大会的主题依然写上了这个关键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不变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线主题地位,变化的是内涵的丰富发展。 周海江注意到,在十九大报告主题词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新时代”。 “至少有37处提到新时代”,周海江特意划出了所有出现在报告中的“新时代”。 在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严书翰看来,“新时代”是十九大报告中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严书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标志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实际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说,“在我看来,邓小平理论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本源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最新成果,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书翰说,这个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已建立起完整的思想体系。因此,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变与不变 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贡献的重要概括和重要论断。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发现,这个论断在十九大报告中出现了极为细微而又极其重要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一个论断是“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一个论断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两个具有极为细微变化的重要论断,其内在精神是贯通一致的,区别只是在所指称的历史阶段不一样而已,但是这样的区别意义十分重大。 这意味着,从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阶段,十九大报告正式称之为“新时代”。这是一个发生了巨大变化的阶段,呈现出了自己的阶段性特征。 “我们应该注意到,十九大在提出‘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变化重大结论的时候,明确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李君如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判断,他把它称为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毛主席在1937年的《矛盾论》精确地指出,“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人们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 10月18日,坐在台下的十九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秀杰也注意到了总书记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论述。在她脑海里联想到的是,从中学时代就接触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表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个诞生于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的表述,几乎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的共同记忆。现有经典教科书和《党章》,也一直沿用这一提法。在36年之后,这个论断退出历史舞台。 “物质文化需要”和“社会生产”的矛盾,是一对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范畴。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认为,改革开放近40年后,无论是生产供给这一端,还是社会需要这一端,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供给端来看,“中国制造”既能上九天揽月,又能下五洋捉鳖,“社会生产”,尤其是物质生产上,总体上已经难言“落后”。从社会需要来看,温饱已经解决,最广大人民的需求也不仅局限在“物质文化”层面。 韩庆祥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曾经被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而从社会发展来看,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影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 韩庆祥进一步解释说,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化解新时代主要矛盾,要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上下功夫,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就是钥匙。 对主要矛盾的新论断,十九大党代表、陕西省省长胡和平感触颇多。他说,对陕西来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就是面临的最大问题,要着力解决。不平衡有东西部的不平衡,也有产业结构的不平衡,还有区域的不平衡,以及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陕西有很多优势,但很多优势还是潜在的,没有转化成发展的优势,这些都说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确实是我们的主要矛盾。 在李君如看来,当人们捕捉到十九大报告关于主要矛盾表述发生重大变化时,一定要注意到报告中另一个重要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为什么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解释说,我国生产力相对过去十分落后的水平得到空前的发展,但是相对发达国家仍然比较落后,尤其是劳动生产率水平、创新能力和质量等仍然有很大的追赶空间,人均收入、人民生活水平等仍然有很大差距,农业就业比重、农村人口比重等仍然很高。 胡鞍钢特别强调,虽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仅仅是初级阶段中的新起点新阶段,而并非是超越初级阶段的新阶段。 他作的结论是:变化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性特征,不变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 现代化目标的变与不变 回顾历史,中国的现代化运动贯穿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全过程,但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才有了一个崭新的开端。因此,建设现代化国家这个宏伟目标寄托了中华民族太多的期望和情感。 党的十八大刚结束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他深情地说:“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早在1987年,邓小平就在“三步走”战略中提出,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正式做出了“三步走”的战略安排。从此,建设现代化国家一直是当代中国人追求的目标,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不变的战略目标。 仔细观察改革开放之后历次党代会报告可以发现,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之前的定语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十三大报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现代化奋斗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分解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的目标。十七大报告则明确,“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增加了“和谐”一词。 在十九大报告中,观察家们已经注意到,在现代化目标的表述上又有了细微的变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多了“美丽”一词,“现代化国家”改为“现代化强国”。 李君如说,这一变化,围绕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化的是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的提法。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字之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信心和决心,呼应的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飞跃”。 战略目标内涵在发展微调,但现代化目标基本界定没有改变,中国梦就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更含情感的表达,跟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是一脉相承的。 战略目标没有变,但实现目标的步骤在细化调整。 经过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十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完成了 “解决温饱问题”和“奔小康”这两步战略目标。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党中央开始谋划如何布局实现邓小平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十五大提出了在完成“奔小康”的任务后还要“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这是人们今天常说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缘起。 到党的十八大,离十六大设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年限只剩8年时间了。正是在这样催人奋进的背景下,十八大作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决策,这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且把十八大到2020年定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十九大报告承继十八大的战略安排,进一步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步骤。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的报告获得了71次掌声,其中最长的掌声出现在对现代化强国的描述的时刻,长达16秒。他说,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最热烈的掌声折射出人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期待。确实,中华民族从来没像现在这样离强国目标这么近。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复兴梦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记者 刘世昕 张国) (责任编辑:) |